英法奥三国结盟的政治构想,其实早在数年前,英法奥军备竞赛过后就出现了。
皇家海军在军备竞赛中,没有能够完成两强标准,英国政府中的有识之士,认为继续对抗下去很可能会导致法奥联手,不符合不列颠的利益。
就有人提出三国结盟,企图用盟约形式约束法奥两国扩充军备,同时奠定不列颠的世界霸主地位,建立以英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这份计划显然太理想化了,因为三国在利益上的冲突,构想始终是构想,无法变成现实。
时至今日,法奥都不承认英国人是世界霸主。没有人想要低上一头,法奥两国民众也是傲气十足的,仅仅是面子上大家都受不了。
看欧洲报纸就知道,国际上公认的是英法奥三足鼎立。英国人海军上有优势、经济上有优势,但是在陆军上却差之甚远。
本来在海权时代,海洋霸主就是世界霸主。但是这个年代的世界中心在欧洲大陆,法奥两国在大陆上的影响力更大。
老大压不住老二、老三的时代,霸主地位就变得有名无实。不对,就连这个“名”都没有得到世界公认。
前不久伦敦政府突然决定推动三国结盟,除了要瓦解法奥同盟外,更多还是要让世界霸主的称号名副其实。
英法奥三国结盟,联盟的老大自然就是世界霸主。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虚名,还有一系列的利益。
顶着这个名头,在海外扩张的时候英国人能够更加轻松的获得利益,法奥两国也可以获得好处,只不过没有英国人这么大。
其中最大的一项利益就是货币霸权,世界霸主的名头无疑会让英镑的地位大增,可以一举压垮神盾和法郎成为世界货币。
三国结盟涉及到的利益非常广,谈判开始不久,就陷入了僵局。突然爆发的英布战争,让这个联盟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尤其是柏林和圣彼得堡,一旦英法奥三国结盟,就没有他们的机会了。
所有人的都知道英布战争的背后是英奥博弈,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维也纳和伦敦,想要看看两国的反应。
结果非常的令人遗憾,维也纳政府若无其事,伦敦政府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这只是外界的看法,实际上伦敦政府并不平静。这个时候和奥地利发生冲突,已经影响到了他们事先的计划。
战争既然已经爆发,那么说什么也晚了。不列颠也是要面子的,不可能因为忌惮奥地利,就退缩回去。
本杰明-迪斯雷利首相在心里已经给德尔福总督一个不堪大用的评价。当然要是仗打赢了,这个评价还是会发生变化的。
和对错没有关系,主要是动手的时间点不对。如果拉拢了葡萄牙人,两家联手将奥地利人驱逐出南非地区,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做不到这一点的情况下,仅仅只是为了两个布尔共和国就动手,就显得有些得不偿失。
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的金矿还没有发现,钻石矿到是初露峥嵘,不过现在的钻石价格不高,这点儿利益还不足以令本杰明首相动心。
这些都是次要的,关键是伦敦政府没有获胜的把握。单独面对布尔人自然不在话下,有了奥地利参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大家都是一个圈子里混的,对方有多少手段,基本上也心中有数。换上一套军装,就出现在战场上的小伎俩,又不是没有玩儿过。
与其说是布尔共和国,现在还不如说是德裔共和国,就算是混几万奥地利军队进去,都不算出戏。
内陆地区作战,双方的后勤压力都很大,谁也谈不上有多少优势。
麻烦的是奥地利在非洲大陆的优势太大,有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这就让本杰明-迪斯雷利首相心中没底。
本杰明首相开门见山的问道:“路易斯爵士,对布尔人的战争,你有什么看法?”
毫无疑问,这次战争殖民部是有参与的。不然光德尔福总督,可没有能力组织三万大军出来。
殖民地扩张意味着财富,甭管政府是亏了还是赚了,下面参与的个人或者是公司,总是血赚的。
这次战争的背后,同样有利益集团在推动,布尔共和国的钻石矿不足以令伦敦政府动心,但是足以令南非地区的殖民者动心了。
前几年南非殖民公司因为冲得太快,和奥地利殖民团队发生了一系列的武装冲突,最后实在是坚持不住,在两国政府介入后才休战的。
这次他们就是推动这次英布战争的主力,和仇恨无关,反正死得都是底层打手,高层之间还谈不上血海深仇。
主要是周边扩张的道路都被堵死了,要是不对布尔共和国下手,他们就只能去纳米比亚吃沙子了。
这个年代的纳米比亚可没有矿产卖,早在15世纪欧洲殖民者们就来到了这里,然后又离开了。
没办法,半沙漠性气候,就算是想要种田都没有产量,想要挖矿投入和产出又不成正比。
除了适合打鱼外,貌似就没有什么收入了。南非殖民公司也是有追求的,要打鱼留在本土当渔民就好了,干嘛万里迢迢跑到南非呢?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