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六十七章、挑战者与维护者

2021-09-07 作者: 新海月1

清晨,蒸汽机的轰鸣声滚滚而来。没有任何人感到意外,这里是威尼斯港,新神圣罗马帝国最大的贸易港口,每天都有超过三位数的船舶进进出出。

在这里蒸汽机的轰鸣声,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码头上的工人已经汇聚在一起,等待着船靠岸。

生活不易,在这个生产力有限的年代,能够填饱肚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阿尔诺是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在这里一干就是三年,年轻的梦想都在现实面前磨灭了。几度想要去海外闯荡,可是想想老婆孩子,最后还是放弃了。

码头上的活很累、很苦,对体力要求非常高。扛不动百八十千克的人,是吃不了这碗饭的。

这对阿尔诺来说都不是问题,苦他不怕、累也不怕,他只是想多接点儿活,赚取更多的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最好能够将家里的小子送进学校中读点儿书。不要看奥地利已经实施了义务教育,可这没有阿尔诺的份儿。

只因为他不是本地居民,还没有奥地利国籍。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到是没有什么影响。

毕竟他干的是苦力,没有人会在意一个最底层的劳工是哪国人。不过到了社会福利待遇上,就和阿尔诺没关系了。

早在十几年前,他就随父亲从安科纳到威尼斯讨生活。这么多年他就回过三次老家,其中一次是成婚,另外两次都跟船的。

奥地利对国籍管理非常严格,如果同是德意志民族,那么只要没有犯罪记录,入籍非常的简单。

别的民族就不一样了,即便是阿尔诺在威尼斯待了十几年,依然不满足条件。

除了科学家、设计师、工程师、医生外,别的职业想要移民奥地利,都是限制条件一大堆。

阿尔诺都背的清清楚楚:

1、无犯罪记录、政治思想正确;

2、在奥地利居住时间满20年,或者是在奥地利出生、并且长期生活在这里;

3、对社会有一定贡献(重大贡献者,可直接入籍);

4、不得低于大学学历(理工类优秀学生,可降低其它标准);

5、能够熟练使用德语,继承了奥地利文化传统;

6、个人资产不得低于8000神盾;

……

这不是弗朗茨故意排斥移民,主要是当初继位的时候,奥地利民族比例严重失衡,主体民族不足四分之一。

在那种背景下,再接收其他民族移民,不是嫌麻烦不够大么?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维也纳政府就制定了一个几乎无法满足的移民条件。

事实证明,这一政策非常的正确,对改善主体民族比例起到了明显作用。

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话,现在奥地利又增加了数十万意大利人。目前在伦巴第、威尼西亚地区生活的外籍意大利人已经超过了五十万。

不光是意大利人,奥地利境内还有大量的外籍波兰人、乌克兰人、俄罗斯人、犹太人、保加利亚人……

面对这种情况,移民限制的门阀弗朗茨更加不敢开了。本来民族融合都不容易,再增加上百万人进来,不是找不自在么?

反正奥地利又不缺劳动力,不需要这些普通移民。

而奥地利需要的优质移民,不是开玩笑,那些人随便在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可以过的很滋润。

阿尔诺就成为了这一政策的受害者,除非是上帝眷顾,不然拿到奥地利国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现在奥地利的社会福利非常少,除了义务教育外,阿尔诺倒也没有感觉到多少区别。

不管怎么说,在威尼斯的收入要远远超过老家。不但能够让一家人填饱肚子,还能够有一些结余。

码头上的伙食还不错,至少在这个年代而言是如此。黑面包管够,并且每天都有肉。

不要误会,这个肉就是鱼。这里是威尼斯,鱼的价格不比黑面包贵多少,还没有白面包价格高。

为了保证工人们的体力,肉食是必不可少的。承包码头的资本家们不傻,非常清楚只有工人们有力气,才能够给他们赚更多的钱。

表面上来看,码头上的搬运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实际上,懂行的人都知道,熟练的劳工可以降低搬运中的损耗率。

不要看着些许损耗率不起眼,这就是码头的竞争力。奥地利的港口不少,拥有的码头就更多了。

其中大部分码头属于政府所有,在承包给个人的时候,有意进行了拆分,打破了区域垄断。

如果在某一码头上装卸损失太大,和客户发生争执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名声坏了,后面就没有船来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