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嘈杂声熙熙攘攘,崔文卿丝毫没有受到半分影响,脑海中的念头翻转不休。
过了许久,他笑着开口道:“苏兄之言可谓是一针见血,直击异地安置的诸多弊端,其实说起来,又有谁愿意背井离乡前往一个陌生之地,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呢?”说到这里,笑容忽敛,神色渐渐变作了凝重,“然对于江南道许多灾民来说,家园早就已经被洪水化为了乌有,所耕种的田地也已经满是淤泥,不可耕种,若是朝廷稍微放松对灾民们的救济,必定会饿殍遍地,人人易子相食,我觉得在此时候,当以活下去为目标,而非是留恋故土,不肯离开,只要朝廷愿意支持府州的行动,我相信应该不会是太大的难事。”
崔文卿这番话还是有着一些道理。
的确,在大灾面前活下去才是唯一的标准,也只有活下去才能保持生命的延续,何必固守故乡,饿死于此。
在清朝末年的湖广填四川,就是一次非常伟大的移民,极大的解决了当时四川人口不足的问题。
而后来二十世纪新疆解放,建设兵团无数儿女扎根新疆稳固疆土,也是移民政策非常成功的一种体现。
故此,异地安置虽则很困难,但也并非是不能实施。
见到苏轼露出了深思之色,崔文卿不由笑语言道:“苏兄,都督娘子现在不在这里,我权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倘若江南道的百姓愿意前来振武军所管辖的府州、麟州,隩州、丰州四地,那么振武军可以给出极大的优惠,第一,振武军可以免费为移民盖房置田,所有费用均由我们振武军一力承当,不花朝廷以及灾民一文钱;第二,振武军可以承诺免除移民粮税数年,甚至可以做到用不对移民加赋,当然,这需要朝廷的支持;第三,振武军可以给出移民许多优惠政策,例如减免兵役,减免徭役,甚至河东银行还可以为移民给出一部分无息借款,只要愿意前来,振武军一定不会亏待他们。”
苏轼听得连连颔首,满是敬佩的言道:“若是按照文卿兄这么说,异地安置倒是有了几分极大的可行性,府州得利,江南得利,朝廷也可免除持续救灾之苦。”
崔文卿颔首一笑,言道:“但是这一切都是我纸上谈兵而已,娘子是否同意,还有朝廷是否同意乃未知之数。”
苏轼斟酌半响,正容言道:“在下觉得崔兄当把异地安置之事对折大都督仔细言明,请求大都督上书朝廷,容政事堂诸位相公进行决断。”
崔文卿想了想,欣然点头道:“那好吧,待会回去,我会把这件事对娘子说明的。”
“行长,另外还有一事。”吕惠卿又启话题。
崔文卿笑问道:“何事?惠卿兄但说无妨。”
吕惠卿微微颔首,却又瞟了坐在旁边的苏轼一眼,显然心存忌惮。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