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六 把控滨海
王可万任市委秘书长,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当宋宁找他谈话的时候,王可万还是瞬间愣住了。
“是不是感到有些突然呀?让你上位,是我考虑了很长时间之后所做出来的决定。一个是,你是老资格区长了,我听说了,市委、政府里面的很多领导,包括省里面的,都曾经是你的部下或者是你的同事。能力就更不用说了,中山是我们滨海最重要的区之一,各方面工作,一直走到全市的前面;二是政治觉悟和素质还是不错的。能够主动的靠近领导,这点很重要吗。”宋宁看着对方笑着说道。
听宋宁这么一说,王可万不由得心里一动。
说起来,王可万当领导的年头,还真的不短。要说文化,还真的与那些后起之秀没法比,自己原本就是一个农村青年,是一步一步,靠硬干上来的。
当年高中毕业,因为家里困难,所以,根本就上不起大学,那时候农村还没有分产到户呢,回到村里,直接到生产队,当了一名回乡青年。
因为有文化,在生产队干了不到一年,就被推选为小队长,那年他还不到十八岁。
一年半的小队长,硬上让排名最后的第十二小队,收入排在整个大队第一名,因为这个成绩,让他十八岁的时候,当上了大队书记。
也是他的命好,这个大队书记的还没有当上一年,就赶上了华夏最大一次的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分产到户。
因为有知识,年轻,善于思考,有胆量,所以,他比公社其它那十几个大队的领导,理解上级精神快,落实的早,当然,见到的效果也最为明显,所以,不到二十岁的时候,这被结合到公社的领导班子。
一年之后,也就是王可万二十岁的时候,公社取消,改名为乡镇,王可万成为全县最年轻的乡长。从这个时候开始,王可万这才正式进入到仕途行列。
在乡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五年,二十五岁的时候,上位乡党委书记,又是三、四年的光景,县里换届的时候,成为主管农业的副县长。
应该说,从不到十八岁的时候,当上生产队大队书记后,就注定他这一生,不可能如农民似的那么平凡。因为他遇到了仕途中的第一位贵人——当时地区革委会的副主任任长江。
当时正是华夏从上到下推行包产到户的初期,阻力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地、县级领导,都要到基层包片指导。
那时候的干部,比可现在朴实的多了,到了大队,直接住到社员的家里。当时王可万是大队书记,为了工作方便,所以,直接安排任副主任住进自己的家里。
这一住,就住出了感情。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