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大明朝的伤亡人数少于倭寇,少很多,樊昱君是历史评价还是在我本人看来,都是大明朝输了。
因为这一仗打掉了一个人奋进的勇气和斗志,而这个人正是整个抗倭援朝的最高指挥官——李如松!
一名战士失去斗志,会使他本人在战场上岌岌可危;一支部队的指挥官失去斗志,这支部队会成为友军拖累而当战争的最高指挥官失去斗志,那么战争最好的结局,就是停滞不前。
船长室里,李如松默默无语,看着窗外的眼神有些迷离和发散,端着杯子的手停在半空,微微的颤抖着。
我看了他半天,他没有反应。于是我扭头深深地看了李如梅一眼,这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同样一脸担忧,目光里颇有内容的望着我。
我们几乎是同时摇了摇头,随即我将目光从李如梅脸上离开,转向了旁边的李宁、杨元、祖承训、查大受,我的目光从他们的脸上一滑而过,几个人面色各异、显然也是若有所思。
唯一相同的是,没有人说话。
我心中冷冷一笑,得意时趾高气昂、目空一切,失意时失魂落魄、杯弓蛇影,什么玩意!
说真的,我没有义务去惯着他们,尤其是当初我劝谏他们未被接受、如今想帮助他们又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
当然,我也犯不着和他们发生矛盾冲突,只是与岚对视的时候、眼眉嘴角露出的嘲讽的笑容却是毫不掩饰的。我相信,任何心中仍有血性的人看到这个笑容都会怒愤填膺吧。
虽然一闪即逝,但是依然被有心人看的很清楚——这也是我希望的,总不能就这么看着李如松在那发呆,实际上却什么都不做吧。
李如梅就是看见的人之一,也是最主要的目击者,更是心情最复杂的高层将领。
为什么复杂呢?作为将领,他是当初在平壤的会议上与我持相同意见、反对向王京出兵的。在意见遭到否决之后,李如梅没有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和我沟通、策划了昨天夜间的掩护撤退。
他有理由愤怒,也有理由对主将的消极态度提出异议,但是他没有——因为他同时也是李如松的弟弟,是李家人,这让他的立场十分尴尬。尤其是看到我的表情之后,更是清楚此时已经到了他不得不开口的时候。
“各位,倭寇贼势浩大,但我军以一当十,论战并不足以畏惧。但难就难在后勤补给跟不上……”李如梅说话的语气是对着在座所有人的,视线却是直勾勾的盯着我。
我知道他想说什么,但我没有做声,继续听他表述着自己的想法。
见我没有打断他的话,李如梅投给我一个感激的眼神,因为我完全有理由打断他的发言。
“如今,我方的补给压力很大,倭寇的补给线同样举步维艰,因此我的建议……在下一步的作战方略上,还是以稳为主、不宜冒进啊!”李如梅说的声音不大,似乎是怕惊扰到谁。只有我知道,他是怕让我感到不悦,说出一些让李如松和李家军难堪的话来。
我依然没有开口,面无表情的看着桌子中央的烛火,似乎听到了,又似乎没听到。
李如梅话音落下,船舱里又陷入一片沉默,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依旧,跃动的火光映照着众人的脸上忽明忽暗,现场的气氛十分尴尬。
“问题……不在后勤。”就在此时,船舱里传来一个声音,我偏头看去,说话的是李如松本人!
见他开口,本来软塌塌的李家一众将领都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躯,目光都集中向了坐在我正对面的李如松。
我面色依旧,毫无表情的看着他,等着他来说出他的决断。
“倭寇原本一分为二,如今大有合而为一、共同对付大明的趋势。幸得孙提督运筹帷幄、引得倭寇双方相攻,缓解了我方被夹攻的窘境。但是……”
他的声音忽然压低了,听得出来,他说出这些话并不容易。
“但是如今,我们并没有足够兵力再去主动进攻,死守平壤当为眼下最优的选择。”李如松的声音有些发颤,但是其中的意思非常坚定:“启蓝在后勤上、在战斗上给了我们很多支援,但是如今正值敌军最鼎盛之时,我军没有能力再主动进攻了!”
“没有能力进攻?”我笑了笑,十分的淡然:“也许吧,毕竟你是大帅。我没什么好说的,直接说你的计划吧,若是就此收兵,我就撤兵回朝了。”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