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安喝了口茶漱漱口:“吴部涨,你这个观点我同样不赞同。你说那些合资的车企是华夏汽车工业的未来?但在我眼中,我们才是未来!”
“诚然,那些合资车企引入了不少的国际顶尖车企的技术,可都是二流的技术,还是当时的二流技术,放在现在,可能已经算是三流技术了。”
“吃透那些三流技术,又有什么意思?国外已经淘汰了。还是那句话,你得研究新技术才行,而这个需要钱,需要很多钱。”
“我个人的资产自然是远远无法跟政斧相比的,但政斧投入到车企的资金又有多少?分摊到每一家车企之后,还剩下多少?”
“那些车企的职工数量庞大,福利待遇在全国也是领先的,他们再分给外企投资商一部分利润,还能剩下多少钱?”
“这部分钱,还要上交大部分,剩下一小部分才能用来研发。可能也不全都用来研发,还可以发奖金,满足员工精神生活什么的。”
“我能挖过来那些技术人员,不只是因为我这边薪酬高,还因为我能实现他们的科研梦想,不懂的地方,我不会胡乱指挥。”
外行领导内行,这种最让那些技术人员难受。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们也只能忍受。你想买这个材料,领导觉得贵,想买那个,觉得没必要,这跟当年埋头苦干的作风可完全不同。
谁不喜欢享受啊,可钱要用在刀刃上才对。你技术提升了,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这才是良性循环。
做技术的企业,最起码也要将三分之一的利润用于研发吧?否则你现在的技术迟早会落后。你看看那些外商的车企,哪个投入技术研发的资金少了?
只有保证技术领先,才能一直赚钱,这很难理解吗?可偏偏一些车企的领导不这么想,他们很满足与现状。
也有一些是悲观派,认为华夏这边再怎么研发,也追不上国际的大型车企,双方差距太大。你做出突破的时候,人家也突破了。
可这就像是赛跑一样,别人百米能跑到十秒以内,你十一秒,差距很大,但你提升到十秒所用的时间,肯定比他提升到九秒九的时间短,这个差距是逐渐缩小的啊。
王浩安挖人的时候,也听过许多技术人员抱怨,他们在理论上做出了突破,却无法得到资金实践。
“吴部涨,我知道政斧这两年增加了对车企的投入,可是更多的资金用于采购设备了吧?是为了能让钱在短时间生钱,我可以理解,但我投入的资金,主要是用于技术研发,等到技术成熟之后,我会随时采购几个亿美元的设备回来,甚至更多。”
“国企那边政斧有规划,我这边的发展,实际上跟国企的规划并不冲突。如果我这边成功了,就能更快的振兴国产品牌,也能甩开那些外企,不再受他们的把控。”
“不出十年,肯定还会有一些车企要淘汰,或许五六年就能见分晓。那时候我们正好可以大举走出去。”
“而且我们的研究中心,已经做出了技术突破,算是现在国际主流的二流技术,比国内的先进一些。所以我不但不会放手,还希望吴部涨给与足够的支持,希望政斧给与更多的支持。”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