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几天后热风室开始投入运行。
通常三座热风室中的两座进行加热,一座完成加热的灭火,连接鼓风机,为炼铁炉和炼钢炉送热风。
待热风室温度降低之后,则启用下一个热风室送热风,凉了的热风室点火加温。
三座热风室循环供热,保持热风不断。
坩埚炼钢炉的温度立刻提了起来,现在即使低碳钢也能烧融至液态。
炼铁高炉那边的炉温也升高不少。
朱琳渼让人制了一个狭长的凹槽,高炉烧出的铁水流经先从凹槽流过,工匠将石灰石、石灰、铁锈、铁矿石粉等不断洒在槽内。
由于铁水温度高,铁水不易变稠,在流过这些脱硫、脱磷剂时,绝大多数的硫、磷杂质都通过化学反应被析出了。
铁水预处理脱硫脱磷有很多好处。例如硫在有熔渣的情况下会有部分溶解在金属液中。另外铁水中含有大量硅、锰等还原性元素,能大大提高硫、磷的活度系数,使这些杂质可以更充分地和脱硫、脱磷剂反应。这也是现代炼钢工业普遍进行预处理脱硫脱磷的原因。
这样处理之后,铁水中危害最大的杂质硫、磷已大为减少,作为原料,炼出的钢材质量也更加优良。
尤其是在铁水尚处于液态或糊状时,还可以进行搅拌脱碳的工序,虽达不到直接出熟铁的程度,但含碳量已大为降低。
甚至时下很多地方用土法炼出的钢还不如苏记铁场高炉里出来的铁。
朱琳渼之所以这么大费周章,其中很重要的目的之一便是提前预热铁、钢一体化的生产模式。
等以后要上平炉炼钢时,只需要升级炼钢炉就成。
朱琳渼在离开铁场前,将一副短剑的图纸交给了鲁宁,并吩咐他要在所有燧发铳的铳管前端铸一个小突起。
图纸上的短剑长一尺半,窄刃,剑柄的位置被一个圆形套筒取代,套筒上留有一道“乙”字形的镂空槽。
鲁宁拿起一只铳管,又捡起一小块废铁片试着卷在铳管上,好半天终于明白了朱琳渼所说的要将短剑卡在铳管上的意思。
原来这铳管上的突起是卡榫,套上套筒之后来回转动,卡榫便能卡入镂空槽中。
这正是一支十八世纪各国普遍装备的套筒刺刀。不过在时下却是前所未有的发明。
朱琳渼在安排好铁场的事情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赣州军器局。
即使有了水力锻机和脚踏镗床,想要在两个月之内造出三百套半身甲以及三千支燧发铳,也绝对不是苏记铁场那不到四十名铁匠和鲁宁等十多名火器工匠所能做到的。
况且这些人还要进行新的锻机和镗床的制作,另外那八百柄骑兵剑虽然工艺不复杂,但也得耗费不少人手。
他估计最少还需要一百五六十名熟练的工匠,才能保证龙卫军的武器装备能及时到位。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