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五百三十一回 常遇春之死

2021-09-06 作者: 剑雨随风

即便是成天享受“万岁”马屁熏陶的皇帝或者伟人,也无法逃过这只无形大手的控制,北伐副将常遇春自然也在受到它的捉弄。在常遇春的眼里天下间绝对没有无法攻破的城池,更没有撕不开的战阵,弯刀、长枪、战马这些远远比不上无所畏惧的气势,所以常遇春每战必然亲自冲锋,以一人之力

搅得对方阵营人仰马翻不战而退,可惜英雄始终无法违背命运,更不会被命运所眷顾,当年的楚霸王自刎乌江似乎早已注定了英雄的命运。大军拿下汴梁城,左君弼用计取得洛阳,常遇春率大军一日之内连续攻克两座城池,令河南守军闻风丧胆,常遇春轮开双斧催动战马奋勇冲杀,斧刃翻飞不停夺走人的生

命,望着曾经不可一世的元兵元将如今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常遇春忍不住哈哈大笑。一场厮杀下来,常遇春回到军营顿时觉得口渴难耐,恰好看到有一缸凉水,抱起水缸,一扬脖咕咚咕咚喝了一个痛快,打了一个饱嗝,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猛然间眉头

一皱,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身体剧烈抽搐,水缸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兵士听见声响连忙进入,只见大将军常遇春倒在地上眼看是不行了。

徐达得知消息骑上快马赶至常遇春军营,常遇春早已奄奄一息,忍者最后一口气等的就是一个人,徐达。

昔日的好友,如今就要阴阳相隔,徐达跪在常遇春床前,拉住常遇春粗糙的大手,曾经力举千斤的英雄如今确是那样的幼弱无力。

常遇春露出笑容,用尽最后的力气向后一指,那是一张早已画好的北伐图,徐达自然明白其中的含义,北伐大业未成,常遇春不甘心。

徐达痛哭流涕低声道:“伯仁,我答应你,一定带着北伐胜利的消息带着你回到金陵!”当夜,七月七日,也就是天上牛郎织女于银河之上鹊桥相会的日子,常遇春暴卒于军中,一代将星陨落,年仅四十岁--这也是中国民间的“虚岁”算法,常遇春其实仅仅活了

三十九周岁。李文忠此刻面临剧变,却只能忍住悲伤,紧急修书向南京的朱元璋报丧,自然也需要向庆阳城下的徐达惊报噩耗,信使用最快速度于七月二十三日上午送达南京,闻讯的

大明皇帝瞬间惊倒在了龙椅上!朱元璋忍住悲恸,召来刘基、李善长、宋濂等人商量安排常遇春后事,追认常遇春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并追封开平王,

谥曰:忠武!配享太庙。

这是朱元璋能给常遇春的最高荣誉:从古至明代,封鄂谥“忠武”的只有唐朝尉迟恭、宋朝岳飞,常遇春是第三人。

常遇春灵枢运到南京那天,朱元璋大恸罢朝,亲往祭奠,扶灵车大哭,并于棺前泣咏挽诗一首,其情至为悲切:

“朕有千行铁液汁,平生不为儿女泣。”

昨日忽闻常君薨,一洒乾坤草木湿。皇帝咏罢,下旨开棺亲睹遗容,当场脱下龙袍盖在常遇春遗体之上;后又亲为其选择墓地--南京钟山北麓,甚至不惜书调前线的徐达回京参加常遇春会葬典礼,朱元璋悲痛

之情可见一斑。

至于常遇春到底怎么死的?自明以来众说纷纭,其实很简单:累死的!

汉时霍去病也大概也是这个病因,军务繁忙,不恤体力、脑力透支,出现骤死不足为奇。

对于常遇春来说又多了一层因素:不服水土。中原人到了北方也就等于南方人到了北国,气候干燥不适应是肯定的;身上铁甲不比蒙古人的皮甲长袍保湿恒温,北方的夏天也挺厉害,阳光直射,铁甲几乎等于传热导体,试想一场大战下来,不停挥舞的双斧加上身上沉重的盔甲,早已是大汗淋淋,大汗之后必然全身脱水,再加突然冷风临身,冷水入体,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邪气入

侵,中风致病。”只是可怜了这位千古名将,常遇春的离去同样成就了另外一位名将那就是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从此扛起北伐大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