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利决定接见朝鲜使臣,因为在昨日,权正道跪泣于午门之后,通过礼部上了一份国书,声称朝鲜已经危在旦夕,如果大兴军不增援的话,朝鲜很有可能熬不过三个月。
权正道甚至表示朝鲜愿意去国降阶内附于新朝,但恳请大兴军尽快出兵援救。
朝鲜使臣没有得到李淏的授权私自作出这个决定,其实也是火烧眉毛,迫不得已!
他们到燕京已经三月,虽然已经多次游说大兴军的阁臣、尚书、侍郎等官员,恳求汉王殿下能够兵发朝鲜,但到现在为止,汉王竟然见都不愿意见他们。
这其中的原因,大兴军的官员已经隐隐透露出来:作为大明的属国,朝鲜没有和宗主国上下齐心共抗东虏,反而卑躬屈膝地投降鞑子,成为满清的属国,甚至派兵参与满清对大明的攻伐,这是大兴军乃至所有中国君臣百姓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用内阁首辅刘体纯的说法,大兴军没有发兵攻打朝鲜,已经是看在两国数百年来的渊源以及同根同源的面子上了。
这些都是事实,不容置疑。一想到仁祖李倧着青衣出城投降,在三田渡向黄太吉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改换穿黄太吉所赐的貂裘叩首谢恩的情景,再想想崇祯帝自尽殉国的事情,权正道等人也是羞愧得无地自容。
而另一个原因权正道等人也看了出来,汉王殿下是想让驱虎吞狼,让鞑子将李氏朝鲜覆亡之后再出兵,换句话说,汉王殿下这是要郡县朝鲜。
有这两个原因在,大兴军根本不可能发兵救援朝鲜,但鞑子在朝鲜烧杀掳掠……百姓何辜啊?
朝鲜使臣不能再等下去了,权正道和副使金自光商议过后,决定上书新朝,请求内附。
这当然没有得到孝宗大王的授权,但事急从权,况且他们两人一个是朝鲜“议政府”的“领议政”,一个是礼曹判书,在朝鲜国内也是拥有极高声望的实权人物,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不奇怪。
对于朝鲜大臣来说,无论怎样都比沦为满清鞑子的奴才要强!最起码不用剃发易服!
东虏入主中原,强迫汉人剃发易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且也曾经向朝鲜下过同样的命令,但朝鲜军民百姓认为衣冠发饰都是中华礼仪的象征而拒不服从。
鞑子为了笼络朝鲜,不久后就放弃了这一政策,这使得朝鲜人直到现在,仍然能够保持前明时的衣冠发饰。
前些年的时候,鞑子只是逼迫朝鲜成为清朝的属国,称臣纳贡,但现在这种情况,鞑子根本是想要将朝鲜亡国,而且,如果没有大兴军的援军的话,鞑子攻破汉城,灭亡朝鲜已经是必然的事情。
既然国家已经不可能再保存,那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内附?在以“小中华”自居的朝鲜人心里,将朝鲜纳入中原汉人政权治下,其实是最好的归宿。
因此李元利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同意接见朝鲜使臣。
戊戌(一六五八)年正月十二日,权正道和金自光在礼部主客司官员的引领之下,踏进了紫禁城的乾清宫。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