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一点来说,儒家或者孔融还是忠于皇帝的,这也是汉后历代皇帝推崇儒家的原因,因为他们讲究“忠君”。
因此也有人为孔融鸣不平,完全不同意李陵觉得的孔融之辈夸夸其谈结论。具体的情况是:
孔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被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处死。其中有一条罪状就是孔融曾经说过“父子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恩情,父亲生孩子只不过是情欲的结果”而这句话就被定为了不孝。
这句话是否真的是孔融说的已经无从考证,很有可能是路粹在曹操的指使下捏造出来的。孔融为人刚直不阿早早的就忍受不了曹操的奸雄诡诈了,所以说话偏激,常常触犯曹操。
再加上他常常向汉献帝提奏正确的言论,曹操担心孔融坑阻自己大业于是就害死了孔融,同时还株连了孔融全家。
孔融被捕的时候,他的两个孩子一个岁一个九岁依然在悠闲地下着棋,当别人问他们为什么还不逃跑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能教育处如此成熟聪慧深明义理的孔融怎么会是一个不孝之辈呢?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十三岁时丧父,当时孔融悲痛过度,还得要人扶着才能站起来,十六岁时因为家里收留哥哥的好友而被捕,被捕时孔融,孔融的哥哥还有孔融的母亲都争相去顶罪。
一门人都争着赴死,如此之人如果真要背负一个不孝的名声的话真是天理难容。
其实在今天,关于父母于子女无恩论已经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了,从新文化运动的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到前一段时间的罗永浩《对“父母于子女无恩论”的思考》,都对这个论点有自己的见解。
也有人认为孔融让梨名不符其实,其人更是虚伪诡诈。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笺疏》注引《续汉书》,到目前全中国妇孺皆知,而中国人也喜欢引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子孙后代要懂得谦让、为人大方,有礼貌。
有人认为历史上真实的孔融却让人大跌眼镜:历史上真实的孔融和千百年来被宣扬的“孔融”简直是“判若两人”!
首先,孔融是一个故作姿态、虚伪狡诈之人。在建安九年,军阀袁绍之子袁谭率兵围攻青州城,此时城内的守兵仅仅剩下了几百人,形势万分危急。
当时的孔融也在青州城内,为了维护自己“临危不惧”的名士形象,其选择故作淡定,饮酒作诗,拒绝上城督战,令守城士兵又气又恼。
后来,在袁谭大军攻破青州之时际,孔融竟然在士兵的掩护下悄悄地逃离了青州城,无情地丢下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