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西北的沙漠和戈壁滩,还有天山山脉,大明对西北的掌控也就是在铁路建成以后,才逐渐稳定。
而且,大明也没人来。
因为大明关内发展的太好,如今大明的百姓即便是想要移民,也只会向东洲移民。
那里有无数的肥沃土地无人耕种,只要略有家资,买上几台收割机,播种机,就能在那边当一个富农。
可是西北有什么?
只有土地可以给百姓耕种,可是这里气候苦寒,一年就只能收一季粮食。
这里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但是这些资源都是属于朝廷和内务府,任何人都不能私自开采,砍伐。
所以这里一直缺少吸引百姓的卖点,只有一些亡命之徒,妄想发大财的懒汉,才会想要来这里淘金。
更何况,那里还有战争的威胁。
朝廷一直在推动汉人向西方移民,但是愿意去的人少之又少。
人口增加缓慢,是大明向西发展的最大瓶颈。
没有百姓占领那里的土地,即便是军队打了下来,最后还是要放弃。
要不然,当初郑能和林三他们,也不会等下一代都长成才了,才开始向西拓展。
即便是如此,在西伯利亚以西的区域,极西三城的汉人数量不过一百多万。
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生活了不到一百多万华人,一平方公里,连一个人都合不到。
不要说占领莫斯科,占领基辅了,唐赛儿向西拓展五百里,人数就跟不上了。
朱瞻基曾经想过继续利用朝廷律令,强制移民,比如派更多的军队和他们的家属过来。
可是极西之地不像河中,这里的部落都很弱小,而且对不欺压他们的汉人心有好感,愿意跟汉人交易,换取食盐,调料,听从汉人的安排。
如果在这里安排一个总督,因为没有内患,只有外敌,朝廷就只能支持他增加实力,会让对方拥兵自重。
河中总督府的条件还不如这里,那里的气候条件虽然更好,但是大片土地都是荒漠。
而且是河中地区,还有着数百万的各族部落和小国。
河中总督府内部要处理各族纠纷,外部要抵御波斯部落,白人部落的威胁。
即便如此,郑宏都还有了自立之心,如果是极西地区,只会出现一个比郑宏更加难以控制的军阀。
当然,这些都还是小节,关键问题是,在铁路修好之后,如今大明军队的各项制度趋于完善。
如今的正规士兵都是通识文墨的新兵,而且数量比过去大大减少,想要抽调人过来,也很难实施。
而这种优秀的人才如果被强逼着来到极西的苦寒之地,到时候会不会因此仇恨朝廷,谁也说不到。
所以,朱瞻基暂时只能为极西提供优越的税收环境,吸引更多的人过来交易,然后任由当地人慢慢增加人口。
这件事是急不来的,反正现在有了河中总督府一百多万汉人,极西之地一百多万汉人。这三百万人卡在乌拉尔山脉和伏尔加河之间,这里的土地丢失不了。
白人如果敢越过乌拉尔山这个底线,朱瞻基绝对不介意调集大军,杀他个血流成河。
“陛下,益兰城提督王聪,通古斯城提督吴克勤,包括北明山总督薛曜都在请战。这件事该如何回复,还望陛下拿个主意。”
大明安宁的太久,那些武将,勋贵们没有仗打,也就立不了功,升不了爵。
虽然对他们主动请战的心思很赞赏,但是朱瞻基不会轻易将逐渐收回来的军权,又放给将领们。
朱瞻基一直在酝酿兵将分离,将领轮流驻守不同区域,不让他们拥兵自重。
边疆地区现在不敢动,那些关外之地也没有动,但是关内区域现在的将领都是三年一轮换了。
在这项政策没有成熟之前,他暂时不会给关外之地的将领们虎符。
看着面前的陈术,朱瞻基说道:“回电报让他们稍安勿躁,如今唐林三城占据了优势,不用他们出兵。第二批连发枪现在运送过去了吗?”
“连发枪这几个月又生产了近十万支,不过子弹的生产太慢,供应不上。上个月弹药厂大爆炸,炸死数百人,生产就更慢了,如今仅生产出了不到百万子弹。”
虽然现在大明生产子弹用的是安全炸药,但是安全炸药的生产,却是从易燃易爆的各种原料中提炼出来的。
像苦味酸,雷酸汞,硝化纤维,硝化甘油都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易爆原料。
位于长江江心岛的炸药厂,已经发生了多次爆炸。很多时候并不是由人工操作失误出现事故,那些原料遇到高温,或者封闭时间长了,自己都会爆炸。
但是这次的事故,却是因为朱瞻基让工部赶工造成的,工厂的子弹模具在使用时间长了以后,有一些偏差。
这一丝偏差,就有可能在弹头和装了弹药的弹壳组装的时候冒出火花。
造成了几百人死亡的大型事故之后,朱瞻基再也不敢让工匠赶工了,只能让人再增加两条生产线。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说道:“将所有的子弹和两万支火枪押送到唐林城,交付给成安伯。另,各地边军以两千一批的频率,更换新式火枪。”
“子弹呢?”
“暂时不提供子弹,让各部指挥使,按照新的训练手册,训练士兵掌握新式战术和枪支使用。几月之后再实弹演习。”
陈术受令,跟朱瞻基鞠躬告辞,快步走向殿外。
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陈术行事依旧雷厉风行。看到他,朱瞻基每次都会想起正统三十五年离他而去的孙林。
当初掌管咨情司的孙林就是一个有些的谍报人员,可惜的是,因为朱瞻基不再收宦官,导致内侍人才缺乏,如今的咨情司早已没落,成为内务府的一个商业情报机构。
陈术是曾经大明最优秀的外交使节改组后的第一任通政使陈诚的幼子。
因为自小受到父亲的悉心教导,加上他本人在情报工作方面也有兴趣和天分,隔了十几年后,接任了通政司通政使一职。
改组后的通政司可不像过去一样只是一个没有权力的虚衔。通政司不仅掌管了天下驿站,负责天下书信往来,如今更是变成了大明的中央情报局,在全世界到处安插眼线。
在品级上,通政使比外交部长低了半级,本身也兼任副部长,但是职权上,其实更大。
只是因为通政司的许多行动离不开外交部的支持,所以在某些领域,受外交部统一管理。
待陈术走出,朱瞻基才又转头说道:“朕不在宫中进膳了。蓝贵妃今日在真理教给众人上课,朕也去凑凑热闹。”
他心思一动,下面的人就要忙活半天,准备汽车,安排沿街的防护。
就在朱瞻基准备出发的时候,却看到马迪在内侍的带领下匆忙而来。
朱瞻基站定了身子,不等他拜见就说道:“免礼,你不是在真理教安排贵妃给众研究员讲课吗?何故匆匆而来?”
马迪喘了一口气,想要说什么,却又迟疑了一下才开口道:“臣也不知该怎么说,犬子鸣光鼓捣了一个新鲜玩意,贵妃娘娘一听说,课也不讲了,跑到电力研究院那边去了。还说让臣来叫陛下也过去看看……电话……对,电话。”
“你确定,蓝贵妃说的是电话!”朱瞻基一愣,立即大喜过望。吩咐道:“去下马桥。”
朱瞻基从有了电,就一心想要研发出电话来,但是他对电话的原理根本一窍不通。
他小时候农村电话很少,长大了接触的就是手机。虽然知道电话,但是电话原理是什么他都不知道。
蓝烟比他还不如,他好歹知道电话是贝尔发明的,蓝烟脸这点都不知道。
不知道原理,就是想要让人做出电话也不可能。
在制作电力扬声器的时候,他让人根据鼓膜的震动原理研究电话,但是却一直没有成功。
却不曾想,就在他快要失望的时候,马电竟然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车队很快就抵达了电力研究院,这里已经被不少研究员围的水泄不通。
他们今日本来都安排好了,要听贵妃娘娘讲课,现在贵妃娘娘跑来这边,他们自然也跟了过来。
看见朱瞻基过来,众人纷纷行礼。朱瞻基一边跟人挥手示意,一边快步进了院子大门。
马电虽然被朱瞻基赏识,在电力研究院弄了一个实验室,但是他资历浅,实验室位于三楼的一个角落。
朱瞻基被人引了过来,一进门,就看见蓝烟站在一个大喇叭的前面说着话,而她的手中,还拿着一个听筒放在耳边。
看见朱瞻基进来,她眉开眼笑地说道:“虽然丑了一点,但确实能够通话。”
(推荐朋友官笙的新书《明廷》,他是历史老作者了,上本书《独断大明》成绩非常好,写的也非常好,而这一本书应该也不会让大家失望。)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