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苏红图火山岩带西段南部,均为地下开采的原生矿,地表仅零星见有玛瑙碎块,分布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当地牧民称之“泡泡玉”。
肾状玛瑙多形体硕大,呈团块状、长条状,长一般为0.5-1米,个别达3-5米。
外形端庄丰满,膨大张扬的肾状凸起,在石表收放有致,起伏绵延,构成舒缓流畅的曲线美;在以红色为基调的背景上,各色花纹随形舞动,流霞溢彩。
其造型不论抽象含蓄,抑或形神兼备,均给人以稳重圆融、意韵深邃的美感。
唯因构造破坏和风化影响,肾状玛瑙裂隙发育,完整无损者少见。
第六是菊花玛瑙。
分布于苏红图火山岩带内部和北侧戈壁滩个别地段。
这是由一种呈错叠交织构造的板条状石英组成的造型石,有人称为“鸡骨石”,呈白、黄、红、褐、黑等色。
在风沙抛光的石面上,纹理凸凹交错,清晰可辨,状若菊花,造型嵯峨,复杂多变,常成上乘之山形景观石,其块度一般5-30厘米。
第七是鱼眼玛瑙。
鱼眼玛瑙是早年发现于银根北侧中蒙边境线附近的一种珍稀玛瑙类型,为玄武岩中玛瑙脉的风化残坡积物。
石体呈白或豆绿色,由微透明?半透明的圈层状玛瑙球紧密相嵌构成,其玛瑙球状如鱼眼,粒径一般2-5毫米。
以几乎不存在暴露的球体自由表面而有别于葡萄玛瑙。
鱼眼玛瑙常呈抽象造型,有时出现象形石、景观石,石体块度较小,通常5-20厘米。
鱼眼玛瑙产出稀少,构造奇特,石面呈现的紧密相连而又凸凹有致的鱼眼状图案与造型,渲染出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意境。
第八是云纹玛瑙。
云纹玛瑙俗称“玛瑙花”,主要分布于苏红图火山岩带的额尔登温都尔南侧,少量见于银根北侧,多形成于玄武岩的裂隙中,有时与菊花玛瑙共生。
云纹玛瑙一般为白、灰、黑、黄色,呈薄层花瓣状,云朵状外形,常具各色相间且变化有致的美丽纹理,其质晶莹剔透,其形玲珑奇巧,皱褶变幻,生动飘逸。
第九是马牙状玛瑙。
马牙状玛瑙均呈特殊的粉红色,人们也常称之“肉色玛瑙”。
其零星散布于苏红图火山岩带北缘,偶见于戈壁滩中。
石质细密,肌肤润泽。
外形常呈板状、块状,大小不一,小者10厘米左右,大者近1米。
内部发育角砾状、马牙状构造,石中常有形状复杂的空腔,并见腔壁“马牙交错”,从而形成中部空虚的洞穴、洞门、陡崖、茅屋等造型。
这是一种产出较少,但构造奇特、气韵高雅、野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的造型石。
第十是蛋白石?玛瑙
这一亚种10年前集中发现于额尔登温都尔南侧架子山玄武岩中,为玛瑙与蛋白石的共生体。
在灰、蓝、紫色块状玛瑙外层包覆有白色、淡黄色皮壳状、条索状蛋白石,构成或抽象或具象的奇特造型,块度一般0.2-1米。
这种两期成矿促成的玛瑙与蛋白石的完美结合,常带给人们莫名的神秘感和无限的遐想。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