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当天在宫中,就将第一颗‘上清天元丹’服用了。
自从进入过一次天人合一的状态之后,他的武道境界,就已远远凌驾于自己真元修为之上。
所以他现在,只嫌自己的真元量不够,没法将自身在各种神功秘法上的造诣,完整展现。
而上清宫炼制的上清天元丹,又是出了名的中正平和,绝不愁后患。尤其这七颗丹药,是出自宫中供品,就更值得信任。
至于皇后赐下的那尊‘虎金刚’,也被他交给了释罗刹。不过李世民并未让这位大和尚,第一时间将‘额山虎’交回。
无论悟性再怎么强悍的武者,在更换墨甲之后,都需一定的适应期。所以在释罗刹完全掌握‘虎金刚’之前,那尊‘额山虎’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他完整战力。
而随着这些皇后的赏赐到来,这宫内的诸多同僚看他的目光,就都变得异样起来。有人更添敬崇,有些羡嫉有加,有人阿谀奉承,也有人刻意疏离。
便连长孙顺德,公孙武达这几个与李世民谙熟的,在他面前,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李世民对此是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问题是,他自己虽明白这些东西,是皇后在酬对他建言献策之功,可别人却不清楚。只会认为这是皇后对他爱重有加,才会屡有重赏赐下。
偏偏他自己,还不能解释,辜负了皇后与汤别驾的回护之恩。
不过李世民也没太在意此事,只因他的婚期,已经越来越近了。而唐国府在消停了数天之后就又开始了忙碌,府中四处都在清理庭院,张灯结彩,披红戴绿,以迎候新娘。这让李世民既是期待,又觉情怯。
期待自是因自己即将抱得佳人归,而情怯也同样因不久之后的婚事。他不知自己与观音婢婚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又担心自己,是否能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所以李世民现在情绪复杂,又有些焦虑。
可就在距离他婚期半个月的时候,李世民再次接到了一份诏旨。
“与礼部员外郎李奉节一并前往太陵巡视?”
李世民眼中,现出了几分疑惑之色:“可末将只是一个小小的千牛备身,这只怕不太合适?”
这次是皇后御旨,让他与一位礼部员外郎前往咸阳,作为钦差代天子巡视太陵。
只因不久之后,就是先帝忌辰。按照礼制,天子每年都需在这个时节派遣至亲,或者亲自前往太陵扫墓祭祖。
今年天子出征在外,皇后又需坐镇洛阳,故而只能由礼部尚书与齐王杨暕代劳。可在这二位前往之前,还需有人作为前哨,看看太陵那边的准备工作如何,太陵的各处建筑与风水是否有损,平日是不是扫洒得当,周围又是否安泰等等。
可据李世民所知,往年可没有让一个六品武官,前往太陵巡视的例子。
“皇后殿下,其实也是无可奈何。”
那位传旨的太监,是一位姓侯的掌案太监,同样是皇后身边的得用之人,此时在李世民的面前,却是满脸堆笑:“往年的惯例,本该是由一位备身府的直斋或者虎贲郎将,与一位礼部员外郎一并前往!可如今天子亲征在外,宫中近日以来,又是变故不断,得用的人手本就不多。所以皇后殿下在杨大人面前,亲口点了李仪同的姓名。”
李世民闻言,剑眉不禁一挑。知道这位口中的杨大人,应该就是礼部尚书杨玄感。
这次他如前往太陵,就是为这位打前哨。
而那位侯掌案说到此处,又善解人意道:“其实皇后殿下,也知李仪同大婚在即,此命的有些不近人情。可太陵距洛阳不远,紧赶一些,十天左右就可来回。还请仪同大人,勉为其难。需知如今禁军与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卫,除了董纯将军等寥寥数人,也就只有殿下你,能够让她放心了——”
李世民满心不情愿,却只能无奈的朝这位侯掌案一礼,接下了诏书。
此时他也别无选择,难道还能抗命不成?若是皇后的私命也就罢了,他还有恳请这位殿下收回成命的余地。可既是有诏书下达,那就是已经过尚书台议论用印的明旨,哪里还可能收回。
而等到他返回唐国府时,知道此事的窦氏,却是面色铁青,气到几乎吃不下饭。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