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学苑,安东境内的巨无霸,当之无愧的第一学派!
经过漫长的五年耕耘与经营,发展到今天,整个平壤学苑占地超过了一万亩!
建立了包括图书馆、习武场、学舍等大量建筑在内的一个超级学苑区。 更新最快
有着教授、学生数千人。
如此庞大的一个学苑,开销自然是超乎想象的。
为了维持平壤学苑的正常运作,学苑从元德五年开始,每年的预算都是数以千万!且逐年递增!
譬如今年,才不过六月,平壤学苑的开销就已经超过了三千万钱!
没办法,教育是最耗费资源的事情。
特别是平壤学苑,是以培养精英为目的的一个学苑。
学生不仅仅被要求,掌握杂家的理论和知识,同时还被要求具备骑马、射箭、使用各类主流武器的技能。
这还不止,其中最杰出的那一批人,还将被送入护军,接受军事训练。
然后,他们还得学习包括数学、几何、农稷在内的诸多杂学。
杂家嘛,本就是要博采儒法,兼黄墨,并百家之学,加诸己身。
对于杂家来说,贯通百家之学,只是一个开始。
就像打好地基,才能建房一般。
是以,其培养弟子,自然是耗资巨大。
好在,平壤学苑支出虽多,但进项也不少。
依照先帝时期颁布天下的《嘉学诏》规定,各地学苑,经过官府备案,可以得到国家的财政补贴。
其补贴量,按照师生来计算。
这笔钱虽然不多,不过一年每人五十五钱。
但平壤学苑体量大啊,所以从这个上面,一年可以拿到数十万。
此外,当今天子即位后,在元德三年,曾经制书给少府,命令少府将各地学苑师生缴纳的算赋返还至学苑,以此鼓励地方乡贤和名士办学。
虽然说,各大学派一般都认为,用不着这么麻烦,直接下诏免除读书人的算赋,岂不是美滋滋?
但奈何天子不许,还为此将几个说了类似的话的博士捻起来臭骂了一顿。
没办法,谁叫人家是天子?
再说,有得返还,比没得返还要强!
而具体到平壤学苑头上,这就是每岁数百万的算赋返还了。
而除了国家层面的补贴,地方上也会对当地的学苑进行各种补助。
以平壤学苑来说,安东都护府每年都会补贴三百万左右的助学钱,这笔钱不是直接交给平壤学苑来使用,而是由都护府派员监督使用,用于给学生购置各类书籍、笔墨。
而朝鲜君、韩王、真番王、扶余王等藩国诸侯,每岁也都会自其王宫收益之中,拨一部分钱给平壤学苑,作为奖学金。
这笔钱不多,一年加起来不过三百万。
但,用来做为补贴贫寒学生,奖励优秀老师已经足够了。
因而,每年,平壤学苑从各个官方渠道,就可以获得超过一千万钱以上的各项资金。
这些钱,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且是固定的进项。
但,很显然,平壤学苑靠这笔钱,是根本无法维持正常运作。
所以,其实,这个学苑收入的大头,还是与其他学苑一般,基本来自地方名士、贵族和豪商的捐献。
与内陆的稷下学宫、广川学苑、邯郸学苑等知名学苑一般,平壤学苑也实行捐献推举制。
简单的来说,就是谁给的钱多,谁的子侄就可以更快入学,并得到更好的师资教育。
这些年来,随着安东大开发和淘金潮,造就了一大批的新兴富豪与中产阶级。
暴发户们比比皆是。
像游侠、行商以及捕鲸业从业者,他们在发达了以后,有了钱以后,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子嗣跟自己一样去过刀头舔血,提着脑袋搏命的日子。
兼之,平壤学苑的口号与理论,特别贴合这些人的诉求和目标。
所以,各地的豪商、大贾、贵族,纷纷慨慷解囊。
仅仅是西北都尉陈、西部都尉陈须兄弟,每年都会捐献数以百万的钱财和价值差不多的物资。
朝鲜君刘明,深受其辅佐大臣韩安国的影响,也是杂家思想的拥泵。
所以,不仅仅给钱给人给政策,还给地!
最初,平壤学苑只是一个在平壤城外的一个山岗上建立的寒酸学苑。
但如今,学苑占地超过一万亩,名下拥有的学田超过数万亩。
而这些土地都是朝鲜君历年所赐。
有时候,朝鲜君一年甚至会十几次赐地。
打着的名目也是花样繁多。
什么天子千秋啊太后千秋啊太皇太后千秋啊,梁王千秋啊,梁王后千秋啊。
总之,逮着名目就送田送地送钱。
剩下的韩王、真番王之类的藩国君王,自然也不敢怠慢,逢年过节,都得做做样子,捐献财货。
靠着捐献,平壤学苑一岁可以入账超过三千万!
也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庞大的捐献来源,使得平壤学苑的各位巨头,能够大量吸收来自民间的平民子弟甚至赤贫家族中的人才。
今天平壤学苑,号称有弟子三千,门徒五千,贤者八百!
在师生的数量上,傲视诸子百家,几可与风头最劲的公羊学派广川学苑争锋。
不过,与其他所有学派一般。
林子大了,纷争自然也就多了。
当年,伍被、左吴、晋昌三人带着门徒弟子、家臣随从三十五人,乘着四辆破旧的马车,以及许九赠送和天子赏赐的三十万钱来到平壤。
他们自己动手,开辟荒山,挖掘壕沟,伐木建校,立起了平壤学苑的牌坊。
那个时候,众人团结如一人,有着共同的理想、抱负和追求。
但现在……
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杂家一统安东,影响力向着辽东、辽西辐射。
甚至跨越山海,打进了儒家的大本营齐鲁吴楚。
在安东地区,杂家的影响力,无可置疑!
随着门徒弟子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参与杂家的贵族、商贾越来越多。
不可避免的,几位创始人之间的分歧慢慢出现。
当然,因为左吴、伍被、晋昌三人,曾经同甘共苦,经历过磨难,所以,这个分歧还没有变成裂痕。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