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1700章:片板不许下海

2021-08-29 作者: 一景之月

这段史事,除了一些老臣经历过外,年轻一辈的知之甚少,尤其是那些御史、言官更是没想到大明的海禁竟还有这样一段曲折的故事,不免人人好奇。

只听得黄福继续道:“海禁虽然切断了许多渔民的生活来源,但由于大量渔民被收编入伍,事实上是由国家供养起来,所以大大地缓和了由海禁造成的矛盾冲突,对刚刚建立还有北方边患的大明来说,倒也合乎国情,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众人点了点头,就是朱瞻基也恩了声,身为皇帝顾虑的总要比寻常人多一些,洪武爷这番顾虑说到底还是为了朝廷好,所以实行之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负面反应。

“虽说下了禁海令,但那些东洋国的浪人、海盗势力不小,为此洪武爷有生之年就开始打造了一条海防,

从辽东至广东沿海共设有五十多个卫所,拥有士兵达二十多万,修筑时间不久的防御设施也还相当完备。

每卫设有五个千户所,备有战船五十万艘,每船配置旗军五十名。由于拥有这样强大的海防力量,洪武时期的“海患”才并未酿成大患……?:“

黄福乃四朝老臣,在朝中无论是威望,还是地位都极高,所以这份话儿说来,倒也没人不信服。

“杨大人,黄大人的这番话儿,你可听出了什么?”杨峥笑着对杨善问道。

杨善哼了声道:“海禁不可开?”

杨峥摇了摇头道:“黄大人这番话儿说明,洪武爷建国之初,并非想要下达禁海令,只是迫于我大明北方有边患,东南有张士诚、方国珍部的残余势力,他们勾结东洋人,以海上岛屿为根基,神出鬼没,祸害东南沿海一带,朝廷剿灭不得,才让洪武爷不得不下了这禁海令!”

“可不是这个意思么?”黄福吆喝了声。

众人也有不少点头,只是迫于禁海一直是大明洪武爷定下的规矩,不好说什么。

杨善道:“话虽如此,但祖宗规矩不可轻易违背!“

杨峥哦了声,道:“可杨大人还没看出来么,‘片板不许下海’。根本不是足祖宗规矩?“

此话一出,众人登时议论开了。

“好小子,这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了,一旦海禁不是规矩,那下西洋的阻力无疑小了许多!“朱瞻基暗赞了声。

台下的郑和等人也是一脸的喜色,下西洋最大的阻力除了祸国殃民外,还有一个就是祖宗的规矩,当年成祖爷为了这事儿可没少头疼,还杀了不少人,最后这些言官、御史怕成祖爷手中的刀,锦衣卫手中的棍棒,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顾祖宗的规矩,六下西洋……?等成祖爷一死,天下的官人就开始叫唤起来了,先是祖宗规矩不可下海,再就是西洋之行祸国殃民,弄得好端端的下西洋就此停止了,这一停就是六年,旁人不知道这祖宗规矩的威力,他可是一清二楚,那是大于天。

“你胡说!“杨善怒道:”本官虽不是科举出身,但与史料可是清楚多很?我大明洪武三年,洪武爷“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洪武爷下令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今宁波)、广东广州三市舶司,洪武十四年,洪武爷“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下令严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洪武十七年二月,命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诸城,“禁民入海捕鱼,以防倭故也”’二十三年,‘诏户部严交通外番之禁。上以中国金银、铜钱、火药、兵器等物不许出番。

二十七年,‘敢有私下诸番互市悉治重法。”洪武三十年,“申禁人民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你是我大明最出名的才子,这些史料你比本官清楚,你不会说这些不是洪武爷下的令吧?“

这些史料都是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本朝的《太祖实录》都已经修了,所以天下读书人没几个不知道洪武爷当年下的号令,因此杨善的话儿一落,众人纷纷点头附和,而其中也不乏官儿想看看杨峥如何反驳,这其中以郭资、郑和等人最为关注。

对于众人的目光,杨峥似乎没看到一般,仍旧一脸笑眯眯的,那模样仿佛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情一般,让人好生奇怪。

好一会儿才听他道:“杨大人好学识,下官佩服,可就是眼光差了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