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酒版是50ml,也有更小或更大的,但原则上不能超过100ml。
“你看这个,这是瑞士驻穗总领事馆的一名文化参赞赠送给我的,”聂震拿起一个100ml的酒瓶,是墨绿色的玻璃瓶,里面的酒呈深褐色,商标上标着大写的FERNET-BRANCA,经过查询得知这是一种阿根廷苦艾酒,“2010年这位文化参赞来我的办公室参观,发现我收藏有很多小酒版,没做声。隔了两天,他又来了,带来这瓶小酒版,送给了我。”
张天元记得很清楚,当是聂震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睛里都充斥着得意。
毕竟那种东西可不容易弄到啊。
而一瓶形似公章的X.O是2014年在香港买的,聂震一眼看中了它,“符合我收藏的标准,一问店员不肯卖,说是买大酒就送小酒。我磨了很久,说单独出钱买这瓶小的,还是不行。大酒标价1.7万港币,最后打了个折,1.5万港币买回来,当天晚上大酒就喝掉了。”
其实,这样的情形并不少见,很多小酒版都是跟大酒配套的,有时候礼盒里面会有一个小酒版的位子,单独卖掉了小酒,就缺了一块。
这和小酒版的出现原因相符合,最早的酒版起源于欧洲大陆,资料显示,一些法国酒商为了推销葡萄酒,用小陶瓶盛上酒让过路的行人品尝,应该说这些小陶瓶就是酒版的雏形,至今酒版收藏的群体和目标主要也在欧洲。
通常情况下,小酒版设计得都小巧玲珑,有些精美如艺术品,再加上便于携带,一定时间后,酒版的意义超过其本来作用和酒本身,逐步变成了收藏品。
但是,张天元发现小酒版中并没有红酒,这是为什么呢?
聂震告诉张天元说:“小酒版最多的就是白酒和洋酒,红酒很少见,半斤装和三两装的就有,可能是因为红酒保存有限制条件,要在低温下收藏,常温保存会变质。”
说小酒版的意义超过大酒一点也不为过,聂震说自己有一瓶镶嵌水晶的路易十三小酒版,最近被安徽一个酒主题的展览会借了去,“现在这样的大酒卖1.8多万元,而小酒版则被炒到了3万元左右。主要是因为大瓶的酒常年在出,而小酒版则是在那一个特定的年份为了搞活动而制作的,卖没了就真没有了。”
聂震说自己也有错失小酒版的经历,2012年11月在巴黎古玩街,他看到一个店里摆放了很多小酒瓶,“空的,酒已经被人喝掉了。但是我非常喜欢这瓶子,想着有总比没有好,没想到纯水晶的路易十三大瓶子100欧元一个,小的也要100欧元一个,就觉得太贵了,没买。现在想起来后悔了,过了就没了,现在即使想出200欧元也买不到了,所以正应了那句话:花开堪折直须折。”
所以,聂震形成了一个习惯,外出旅行总会去淘小酒版。
2013年在宝岛,“有一个小吃街,我就想找找看有没有酒庄或者售酒的小店,主街上没有,拐到小巷子里,还真发现了几个店,价格很公道,都没超过100元人民币的”,聂震说,在这里他淘到了很好的宝贝,“有一个洋酒品牌做了一个系列的小酒版,从上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5瓶装成一个礼盒,当时付了2000新台币,合人民币400元左右。”
83书屋:(www.83shu.com)